第73章 大人的苦衷

  西安城内!

  西北都督府大总管吴琦,正坐在椅子上看书,一脸的平静。

  这时,跟随他多年的谋士张文彬,从外边快步进来,一进门看到看到吴琦安静的样子

  他的脚步立刻就缓了下来,似乎是怕打扰了吴琦。

  “先生,今天回来的早啊?”

  吴琦把书册放下,起身看向张文彬:“进门之前的脚步很急,是出了什么事吗?”

  张文彬道:“果然什么都瞒不住总管大人,只凭脚步声就知道我有急事......”

  随后,张文彬走近几步,压低声音说道:

  “大人,属下之前派出去的人,目前都已陆续回来复命了。”

  “从他们汇报中,可以确定,西夏军主帅野利遇乞确实早就不在城外,他现正率领数万西夏人猛攻洪德堡!”

  “而之前镇北候派人来汇报的消息说,他们在与西夏人两次交战中,确实斩杀了近四万西夏军!

  “西夏名将李继耐,和野利遇乞的侄儿野利遇乞,也先后死在他们父子手中。”

  吴琦脸色微微一变:“果真如此?野利遇乞离开多久了?”

  张文彬道:

  “消息传过来就要有一阵子,而且属下怕有失误,派人多次核实,推测野利遇乞离开至少已经一个多月。”

  吴琦嗯了一声,不由自主起身,在院子里踱步。

  片刻后,他猛的转身看向张文彬:“如此说来,杨华父子率领数千定北军主力,战力确实惊人!”

  “他们在没有后援情况下,被那么多敌人突然围困,不仅顺利突围还能取得如此战果,确实让吴某敬佩!”

  “不过,既然现在既然野利遇乞在猛攻洪德堡!对我们来说倒也是个好机会。”

  “正好让狄毅和折伟才,派人去支援杨华,既然他们想打,那就让他们与西夏人在洪德堡决战吧!”

  “嗯?”

  张文彬眼神里都出现了很大的疑惑,他不解的问道:

  “大人,之前兵部孙大人及宁国公,先后都派人来说,不希望看到镇北侯父子活着离开西北吗?”

  “你这时候派人支援杨家,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会不会给大人惹来不可测的风险?”

  吴琦轻哼一声道:

  “哼,这次西夏人犯边,因准备充分全国动员,且有突袭行动!”

  “而我们朝廷内部正好因几位皇上争夺皇位,闹得不可开交之际,这才让他们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这对西夏人来说,也是他们难得的一次机会!

  “如果这次他们不能把握这次机会,夺回之前被我们打下的领土!我想以后他们的机会也不会很多。”

  “而且他们这次,死死围攻西安府,也是想在今后与大华的谈判中,占据主动而已!”

  说到这,吴琦看向张文彬道:

  “此时,我派狄毅出兵去援助镇北侯杨华,却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让野利遇乞,从城外的西夏人大营中,抽调更多兵力,在洪德堡损失更多的人马!”

  “而等我们大军养精蓄锐后,我就可以带人,更容易打破城外西夏军的围困。”

  “而一旦打败西夏大军,这战果就能洗刷之前,我西北都督府丢城失地的耻辱!”

  “第二,镇北侯杨华现在独守孤城,虽然孙家和潘家因之前种种恩怨,都希望借我之手。”

  “利用西夏人害死杨华父子,以解他们心头之患,但我却不想成为他们最大的帮凶,成为众矢之的!”

  他缓了缓,随后又道:

  “你也知道,杨华父子不仅仅代表着百年杨家,还代表着那些依然对朝廷忠贞不二的众多将门世家!”

  “我吴琦虽然贪财恋权,却也不是傻子,我也知道,如果我被世人认定,是害死杨华父子的凶手!~!

  “虽然能暂时得到孙嵩父子及潘豹的信任,但今后在民间,我吴琦的名声肯定就要臭大街了!!”

  张文彬听闻,也是微微颔首,他知道吴琦说得都是实话。

  因为在大华朝民间百姓的口中,谁人不知杨家对朝廷最为忠心。

  潘家先祖当年,因为拒绝派出援军,间接害死杨家先祖。

  这些年来,不知被多少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呢,这也是潘、杨两家不和的主因。

  而且杨家世代镇守雁门关,为中原百姓守护国门,这百年来不知战死了多少杨家儿郎。

  这次朝廷莫名其妙,突然将杨家调离雁门关,让他们来到西北前线,已经让不少人大为疑惑不解。

  如果这次杨华父子真突然,双双战死在西北前线。

  也不知在民间,又会造成什么风波呢。

  但在这一刻,张文彬作为幕僚,却只能从大局着想,他安慰道。

  “属下知道大人的心愿,如真到无两全之策时,大人也只能先保着自身才行!

  “后人之事,任他评说又如何?相信到时,众人也会理解大人的苦衷!”

  听到张文彬这么说,吴琦不仅没有轻松之感,反而面露痛苦色道。

  “哎!之前因京城一场动乱,导致我们吴家遭遇一场灭顶之灾!”

  “新皇刚刚登基,我作为吴家仅剩下还有些权势一脉,为求自保,也只能暂时对孙嵩父子委曲求全!”

  “做着一些违背本意之事,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而越是到了这等时刻,我就越要保证手中的权利,这样吴家的后代们,才能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说到这,吴琦又道。

  “话虽如此,但我吴琦做人,也不能毫无底线啊!”

  “杨华到了西安城,我听从孙世卫的意见,以没有皇帝旨意为由,拒绝分兵给他!”

  “且又只给他补充了一些老弱病残的万余人马。”

  “这要是其他将领遭遇如此,不是暴跳如雷,就是打了退堂鼓找个借口溜了!”

  “但出于我意料的是,听闻派他们去攻占洪德堡,断西夏人后路,杨华父子既然二话不说就出发了!”

  吴琦走到窗口,看着外面的风景,继续说道。

  “如果杨华父子一开始中了西夏人埋伏后,他们惊惶失措未能突围,最后导致全军覆灭”

  “那只能说明,是因他们自身不够谨慎,指挥失误,导致兵败而亡,此乃天意!”

  “但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他们万余人马,不仅成功突围了!随后还来一个反埋伏,取得一场大捷!”

  “等他们随后一举攻下洪德堡后!野利遇乞轻帅五万大军连番进攻如此小城!”

  “如果他们在短期内,抵抗不住西夏人的进攻,导致城破人亡,我还可以说,想派人救援,以是不及!”

  “事后多少,对上下还能解释过去!!”

  “但现在两个月过去了,我坐看杨家父子苦苦支撑,当他们却依然屹立不倒

  “这也算一种天意吧,孙嵩父子和潘豹知道,我已做到如此,想来也不能全怪我办事不力的!”

  “此刻,我身为西北都督府大总管,不能对父子境遇他们无动于衷了!”

  “而且狄家的狄毅,和折家的折伟才他们,也早就对我之前的举措有所不满!”

  “他们都在一旁看着呢....”

  张文彬这时,也走近到窗口,感慨道。

  “大人,说实话,杨家父子这段时间表现,尤其他们带领区区几千定北军,表现出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镇北侯在战场上,显示出的指挥才能,以及取得如此大的战功!”

  “也确实让属下,很是敬佩!”

  吴琦听闻,也是微微颔首道:

  “是啊,我也有些嫉妒镇北候杨华的才能,杨家不愧是成名百年的将门世家啊!”

  “先生,你知道狄毅因次子狄虎,突然被兵部通缉的事,此前他已数次上书向朝廷请罪,说教子无方!”

  “并且这段时间,他多次主动请求,要带兵与西夏人决战!”

  “他就是为了证明,狄家并无反叛之心,仍是一心忠于朝廷的!”

  “至于府州刺史折伟才,因其父亲郑国公折建业,死于野利遇乞的埋伏后!”

  “这段时间以来,他也一直憋着一口气,时刻准备想找西夏人报仇!”

  “大人,竟然这两人的情绪,都已快压制不住了,那堵不如疏....”

  张文彬听到吴琦这么说,立即建议道。

  吴琦听闻,重重点了点头:

  “所以我才打算,让他们两人带兵去支援杨华,既可摆脱我见死不救的骂名,也可让他们与野利遇乞决战!”

  “大人甚妙,无论他们最后的战果如何?都能证明大人决策英明?

  张文彬立即道。

  “哦,先生为何如此说?”

  吴琦道:“呵呵,我之前所虑,主要是不想坐看杨华父子战死,而背那见死不救的骂名罢了!”

  张文彬道:“大人,你听我分析一二,。”

  吴琦因为这句话,态度不得不松了些。

  他笑道:“那好,先生请说吧。”

  而张文彬这时,却先伸出了一根手指

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