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乱成一锅粥的西凉
父子两个不欢而散,各怀心思。
吕逸知道光靠劝说是起不到作用的,现在能做的只有尽快推进自己的战略目标。
争取用时间换优势。
想明白这一切,吕逸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停留在晋阳了。
好在吕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耳根子软。
吕逸连夜和母亲严氏促膝长谈,千叮咛万嘱咐让严氏看好吕布,千万不要冲动莽撞。
尤其是不要干出给自己“认爹”这种遗臭万年的举动。
严氏是个没主意的,自从搬到晋阳之后,远离了塞北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得极为舒心。
丈夫吕布渐渐受到重用,儿子吕逸又已经名声大噪,她的内心深处极为满足。
现在吕逸劝她安安稳稳在晋阳享福,哪有不从之理。
她更看不清未来形势,只觉得安安稳稳能过好这一辈子就已经足够。
虽然听说儿子还要以身犯险,远征塞北极为不舍。
但耳濡目染,对自己儿子的实力却极有信心,满口答应下来。
吕逸依依不舍的和严夫人辞别,又好说歹说劝马媛暂时留在晋阳陪伴母亲。
倒不是他不愿意带着马媛去塞北。
一来那里千难万险,自己要想尽快荡平胡虏,就不可能按部就班,舍不得马媛跟着自己风餐露宿。
另一方面吕逸也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和这些世家相比,自己无异于瞎子和聋子。
之前发生的大事,包括吕布已经跟着丁原来了晋阳这些事,还是从荀彧嘴里听到的,就足以让他认识到情报的重要性。
虽说不能和那些深耕百年的世家相比,但马媛得了马续的亲传,要想建立一个能应付目前状况的情报体系,已经绰绰有余了。
留够了钱粮,叮嘱马媛以晋阳为中心,呼应南北,将中原发生的事情汇总再告知自己,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至少不至于塞北打了几年仗回来,中原局势再两眼一抹黑。
顺便再四处打探刘备的下落,这厮自从逃跑之后,杳无音讯,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张恒之死,如鲠在喉,吕逸绝不可能就此放过刘备。
只是这人惯会隐藏,眼下也只有徐徐打探,一待他露出端倪,再做打算。
依依不舍的和众人分别,吕逸带着张辽和高顺,转道扶风,和众兄弟汇合。
本来按着他之前的计划,先把鲜卑胡虏引到九原和云中,依托雁门关的地利,自己再从北方挥师南下,关门打狗,可以迅速完成战略布局。
可现在云中和九原已经形同虚设,好在雁门关还能保不失。
现在就只能按照先前和戏志才定下的战略,从西凉出兵,先平西羌,再出南匈奴,再等公孙瓒逼退乌桓。
到时候东、西两面呼应,把鲜卑胡虏再次逼回龙城,到时候马踏焉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吕逸记得马续临终前的关照,伏波将军马援在扶风还有一支后人,正是“伏波军令”隐藏的力量。
他现在手上兵不过五千,要想在浩瀚的北地有一番作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于是到了扶风之后的第一件事,吕逸就安排人四下打听马家的下落。
这一打听却大失所望。
别说马家后人踪迹不见,这凉州也危如累卵
自从董卓带着西凉军进了中原之后,整个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
本以为黄巾之乱只是席卷中原八州,没想到凉州竟然也有人起兵造反。
就在中原被战火洗礼的同时,凉州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杀了护羌校尉泠征起事。
这支本应是护羌校尉麾下,用来“以夷制夷”的中坚力量,突然反水,瞬间又成了西北凉州,一柄插向洛阳的尖刀。
正是何进的不作为和十常侍的祸乱,以及昏君的倒行逆施。
让这些异族们看到了汉室的羸弱。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在这个时候掀起的叛乱浪潮,瞬间席卷了凉州。
起事之初,他们还劫持强迫了凉州名士边章。
时任督军从事的边章和凉州从事韩遂一并加入了反叛的队伍。
当泠征身死的消息传到时任凉州刺史左昌处的时候,他本该有时间筹备平定这场叛乱。
偏偏董卓走后,他看到了希望,刚刚上任不久的左昌一门心思截取军费中饱私囊。
甚至驱逐劝阻他的汉阳长史盖勋。
结果北宫伯玉的叛军一举攻下金城,而左昌未能扑灭的星星之火,此时已成了燎原之势。
若是此刻董卓回师西凉,还有可能镇压这一次的叛乱。
可董卓在这一场黄巾之乱中寸功未立,还吃了一个大败仗,元气大伤。
本该获罪的他,又走了蹇硕的门路,竟然免于处罚,还被昏君任命为凉州牧。
等到吕逸收到马媛送来的消息的时候,惊得下巴都合不拢。
昏君这一手,等于把大汉最后的气数亲手埋葬了。
洛阳这把火几乎已经在吕逸眼里烧了起来
原本丁原是不敢和董卓硬抗的,名义上丁原也应该属于董卓的下属。
可现在丁原有了吕布这员无双猛将,自然就有了底气。
阳奉阴违之下,隐隐有隔绝南北之势,只是面上听令,实际上却牢牢掌控着上党以北,将并州一分为二。
董卓一时之间进退两难,要是跟丁原翻脸,未必能占到便宜,可让他就这样放弃中原,再回到西凉,他又不甘心。
于是整个西凉竟然就在这时候几乎成了无主之地。
吕逸刚到扶风,就面临这一场浩劫,不禁也有些郁闷。
他这点兵马已经需要精打细算,若是现在参与平叛,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可若是任由西凉乱下去,那自己沿途的军需粮草无处补给不说,就是他早就心心念念的武威马场也要一并落空。
胡虏极擅骑射,自己这五千兵马本来就是按照骑兵的标准筛选和培养的。
要是少了战马的补充,想要来去如风,效仿当年冠军侯故事,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样看来,无论是自己愿不愿意,吕逸也只能被迫参与其中
正在吕逸举棋不定之际,行营之中却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吕逸知道光靠劝说是起不到作用的,现在能做的只有尽快推进自己的战略目标。
争取用时间换优势。
想明白这一切,吕逸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停留在晋阳了。
好在吕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耳根子软。
吕逸连夜和母亲严氏促膝长谈,千叮咛万嘱咐让严氏看好吕布,千万不要冲动莽撞。
尤其是不要干出给自己“认爹”这种遗臭万年的举动。
严氏是个没主意的,自从搬到晋阳之后,远离了塞北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得极为舒心。
丈夫吕布渐渐受到重用,儿子吕逸又已经名声大噪,她的内心深处极为满足。
现在吕逸劝她安安稳稳在晋阳享福,哪有不从之理。
她更看不清未来形势,只觉得安安稳稳能过好这一辈子就已经足够。
虽然听说儿子还要以身犯险,远征塞北极为不舍。
但耳濡目染,对自己儿子的实力却极有信心,满口答应下来。
吕逸依依不舍的和严夫人辞别,又好说歹说劝马媛暂时留在晋阳陪伴母亲。
倒不是他不愿意带着马媛去塞北。
一来那里千难万险,自己要想尽快荡平胡虏,就不可能按部就班,舍不得马媛跟着自己风餐露宿。
另一方面吕逸也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和这些世家相比,自己无异于瞎子和聋子。
之前发生的大事,包括吕布已经跟着丁原来了晋阳这些事,还是从荀彧嘴里听到的,就足以让他认识到情报的重要性。
虽说不能和那些深耕百年的世家相比,但马媛得了马续的亲传,要想建立一个能应付目前状况的情报体系,已经绰绰有余了。
留够了钱粮,叮嘱马媛以晋阳为中心,呼应南北,将中原发生的事情汇总再告知自己,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至少不至于塞北打了几年仗回来,中原局势再两眼一抹黑。
顺便再四处打探刘备的下落,这厮自从逃跑之后,杳无音讯,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张恒之死,如鲠在喉,吕逸绝不可能就此放过刘备。
只是这人惯会隐藏,眼下也只有徐徐打探,一待他露出端倪,再做打算。
依依不舍的和众人分别,吕逸带着张辽和高顺,转道扶风,和众兄弟汇合。
本来按着他之前的计划,先把鲜卑胡虏引到九原和云中,依托雁门关的地利,自己再从北方挥师南下,关门打狗,可以迅速完成战略布局。
可现在云中和九原已经形同虚设,好在雁门关还能保不失。
现在就只能按照先前和戏志才定下的战略,从西凉出兵,先平西羌,再出南匈奴,再等公孙瓒逼退乌桓。
到时候东、西两面呼应,把鲜卑胡虏再次逼回龙城,到时候马踏焉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吕逸记得马续临终前的关照,伏波将军马援在扶风还有一支后人,正是“伏波军令”隐藏的力量。
他现在手上兵不过五千,要想在浩瀚的北地有一番作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
于是到了扶风之后的第一件事,吕逸就安排人四下打听马家的下落。
这一打听却大失所望。
别说马家后人踪迹不见,这凉州也危如累卵
自从董卓带着西凉军进了中原之后,整个一个群龙无首的局面。
本以为黄巾之乱只是席卷中原八州,没想到凉州竟然也有人起兵造反。
就在中原被战火洗礼的同时,凉州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杀了护羌校尉泠征起事。
这支本应是护羌校尉麾下,用来“以夷制夷”的中坚力量,突然反水,瞬间又成了西北凉州,一柄插向洛阳的尖刀。
正是何进的不作为和十常侍的祸乱,以及昏君的倒行逆施。
让这些异族们看到了汉室的羸弱。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在这个时候掀起的叛乱浪潮,瞬间席卷了凉州。
起事之初,他们还劫持强迫了凉州名士边章。
时任督军从事的边章和凉州从事韩遂一并加入了反叛的队伍。
当泠征身死的消息传到时任凉州刺史左昌处的时候,他本该有时间筹备平定这场叛乱。
偏偏董卓走后,他看到了希望,刚刚上任不久的左昌一门心思截取军费中饱私囊。
甚至驱逐劝阻他的汉阳长史盖勋。
结果北宫伯玉的叛军一举攻下金城,而左昌未能扑灭的星星之火,此时已成了燎原之势。
若是此刻董卓回师西凉,还有可能镇压这一次的叛乱。
可董卓在这一场黄巾之乱中寸功未立,还吃了一个大败仗,元气大伤。
本该获罪的他,又走了蹇硕的门路,竟然免于处罚,还被昏君任命为凉州牧。
等到吕逸收到马媛送来的消息的时候,惊得下巴都合不拢。
昏君这一手,等于把大汉最后的气数亲手埋葬了。
洛阳这把火几乎已经在吕逸眼里烧了起来
原本丁原是不敢和董卓硬抗的,名义上丁原也应该属于董卓的下属。
可现在丁原有了吕布这员无双猛将,自然就有了底气。
阳奉阴违之下,隐隐有隔绝南北之势,只是面上听令,实际上却牢牢掌控着上党以北,将并州一分为二。
董卓一时之间进退两难,要是跟丁原翻脸,未必能占到便宜,可让他就这样放弃中原,再回到西凉,他又不甘心。
于是整个西凉竟然就在这时候几乎成了无主之地。
吕逸刚到扶风,就面临这一场浩劫,不禁也有些郁闷。
他这点兵马已经需要精打细算,若是现在参与平叛,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可若是任由西凉乱下去,那自己沿途的军需粮草无处补给不说,就是他早就心心念念的武威马场也要一并落空。
胡虏极擅骑射,自己这五千兵马本来就是按照骑兵的标准筛选和培养的。
要是少了战马的补充,想要来去如风,效仿当年冠军侯故事,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样看来,无论是自己愿不愿意,吕逸也只能被迫参与其中
正在吕逸举棋不定之际,行营之中却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