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这才是真实的苏轼

  孩子们本来只是一愣。

  很快,一只只小豆丁瞪大了眼,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苏先生!您就是东坡先生!”

  “哇!真的是东坡先生!”

  “我竟然能见到活的东坡先生!”

  “真的是东坡先生啊!!”

  “是哦!好神奇呀!窝真哒见到活哒苏先生啦!!”

  “真的喔!活的!!”

  ……

  小朋友们看到苏轼都走不动道儿了,围在苏轼旁边,围成一个圈。

  小朋友太多,有的挤不到苏轼跟前,甚至还会无意识挤开别的小朋友。

  苏轼叉腰,开心地笑。

  他知道自己受欢迎嘛,大宋人气王,连刚去世没几年的高太皇太后,生前都非常喜欢他,神宗每次贬他,都会被高太后骂。

  还有在黄州时候资助他的马梦得,是他的朋友,可用沈园长这年代的话说,那也是他的粉丝。

  苏轼习惯了自己的受欢迎。

  只不过,在大宋,喜欢他的都是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成年人,有很多也是因为他的才学才喜欢他的。

  他到了幼儿园,才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他也受小孩子欢迎?

  并且还是三四岁大的小屁孩。

  原来他已经老幼通吃了。

  “几千年历史,像苏先生这么厉害的,已经没有第二个人啦~~”

  小朋友们还在夸。

  苏轼在这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夸赞中脸都红了。

  他习惯了被人夸被人喜欢,但是被这么小的小孩夸,还真没有习惯。

  “哈哈哈~其实也没有那么厉害啦。我好多学生也挺厉害的。

  你们清照老师的爹,就是我学生。

  你们清照老师,是我徒孙。

  他们也都挺厉害的,我没那么厉害啦哈哈哈~~”

  面对这群小豆丁,苏轼还是挺谦虚的。

  小朋友们听苏轼这么说,一个个小脑袋都摇摇。

  “不是哦!很厉害的哦!没有人比苏先生厉害的啦!”

  “苏先生躺下了都能吃饱,好厉害!”

  “对哦对哦!我躺下的时候,咽东西是好困难哒,得坐着或者站着才能咽下去!”

  “我也是哦!躺着都能七饱饱哒,只有苏先生啦!”

  ……

  小豆丁们继续夸。

  苏轼突然一愣。

  不是,这……

  原来小孩子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觉得他的厉害的!!

  刘据今天上课的内容是苏轼,因此他刚才见到小朋友们围着苏轼,也不阻止,想着让孩子们对苏轼想有个初步的了解也可以。

  哪想到,小朋友们又理解歪了?

  苏轼只觉得头晕目眩,什么叫从云端跌落泥地?这就是啊!

  小朋友们因为他一本传记的书名这么理解他的?

  他的才学,他的发明创造,他为百姓做的事实,孩子们都忽略了?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这个书名取得非常好,只可惜这是给至少小学文凭的人看的,而一群三四岁的孩子……

  理解歪了。

  “那个啥……”刘据看着正在怀疑人生的苏轼,也有些尴尬。

  “苏先生,您先忙,我给孩子们上课去,孩子们,走!”刘据赶紧把孩子们带走。

  “好的哦!”小豆丁们和苏轼挥手拜拜,迈着小短腿,屁颠屁颠跟在刘据身后去教室去了。

  苏轼一脸怀疑人生,他跑到了沈言之办公室。

  “园长。”

  “嗯?”沈言之看到苏轼那一脸崩溃的样子,有些疑惑。

  “园长,您告诉我啊!是不是有好多人对我的印象都是美食家,他们只知道东坡肉,不知道苏东坡?”苏轼像个绝望的才子。

  “哈?”沈言之不解,苏轼何出此言呢。

  “啊,苏先生,那怎么可能,你这样的大才子,千年一遇,怎么可能有人只知道东坡肉,不知道苏东坡。

  不过东坡肉确实是家喻户晓,流传范围也比你的诗词更广,连不识字的人都知道,而知道你的诗词,最起码得识字吧。”

  “那不还是确实有好多人知道东坡肉不知道苏东坡啊!”

  “哎,也不能这么说……”

  “园长,你不用安慰我了,啊啊……园长,不打扰你了。”

  苏轼和沈言之说了几句,又离开了。

  他倒要看看幼儿园的历史老师是怎么讲他的。

  “所以,像司马光一般的旧党,耽误宋朝的强盛,耽误宋朝的发展,你们都知道了吧?”苏轼刚到教室后面窗边,就听到刘据的声音传来。

  他不由脸一红。

  是啊,大宋旧党误国误民,他也曾经是个旧党。

  所以刘据这是跟孩子们批判他?

  苏轼也认了,他现在也知道旧党是怎么拖神宗后腿,怎么拖现在这位官家的后腿的了。

  看来就在刚才他去找沈园长的功夫,刘据已经给孩子们举大宋旧党误国的例子了。

  “知道啦!!”一个个稚嫩的声音异口同声。

  苏轼脸更红了。

  看吧,孩子们本来就觉得他是个“躺着吃饱”的人设,现在听刘据说旧党后,还不得对他印象更不好?

  “苏先生,也曾经是个旧党,他屡次三番被贬,就是因为反对新政。”刘据接着说。

  正在偷听的苏轼:……果然,要讲他的黑历史了。

  “喔……”孩子们点头,表示明白了,可是听这声音,似乎是不太能接受他们的苏先生曾经反对新政?

  毕竟孩子们也喜欢苏轼,但是讨厌宋朝旧党那种误国误民的士大夫。

  “但是你们苏先生,和别的旧党不一样。

  大宋的旧党,致力于打压新党,致力于党争。

  而你们苏先生,就是嘴上骂新党罢了,他的政斗伤害力为零。

  实际上,他和王安石一派的新党一样,也是真真正正为百姓做了实事的。

  他每贬到一个地方,都能造福当地百姓。

  他被贬到惠州期间,得知广州惠州附近的百姓因为引用咸水导致生病,便设计用竹管往城中引泉水,因此广州惠州的百姓不再因为引用咸水生病。

  这个方法后来呈辐射状扩散到南方各个地方。

  他还发明了被称为‘钻孔验堵法’的水利维护系统,这一发明,给农田灌溉,和后世自来水系统运用,都提供了参考。”

  “哇!!苏先生好厉害啊!!”孩子们听到这里,不由发出了赞叹。

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