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争取封爵

  当杨国辉匆匆赶来,看到镇北候正靠在床头,闭目养神,想着心思!

  “父帅,您找我...”

  “恩,坐吧!”

  镇北候睁开眼,微微点点头。

  “关于此次的战报,你写好了吗?”

  “恩,已经把详细经过都写明了,只等父帅审阅...”

  “内容我就不看了!只要求这次战报,一定突出鹏飞,好好体现出他的军功,要争取让皇上,这次能封他爵位!”

  “这?”

  “怎么?按鹏飞这次的功劳,还不能封爵吗?”

  镇北候两眼一瞪,大声说道。

  大华承平一百多年,积累的大小勋贵也不少、总共分七级,有亲王、郡王、国公、侯、伯、子、男。

  当时大华开国皇帝赵恒山,与众臣约定非皇室赵室不得分王,所以前面亲王、郡王两级都是皇城成员。

  而早期那些跟随赵恒山打天下的功臣,大都是武将出身。

  总共封了三个国公,八个侯爵,十几个伯爵,以及其他人数不等的子爵、男爵等。

  为防止这些功臣武将,也学自己再次叛乱夺权。

  为此,赵恒山在国家政策上,采取了重文压武的策略。

  但为避免文臣太过强势,武将被打压太狠,而心生怨恨。

  他随后又在爵位册封上,相对的更偏向武将多些。

  等到了先帝哲宗皇帝时期,因文臣权势越来越大,而国家历次对外战争,能取得军功的机会,越来越少。

  哲宗皇帝为取得政治平衡,就下旨明文规定,非军功者,不得授爵。

  “父帅,如按鹏飞这次的军功,在先帝时期,那封个伯爵都够了!”

  “可这几年,因那些求和派主掌朝堂,皇上也不喜兵戈,他已经很久没给人封爵了...”

  杨国辉也是满脸苦涩的说道。

  按道理,按这些年的战功算,包括他在内,杨家好几个兄弟,都够被封爵了。

  尤其是这次在大同城,刚刚战死的二哥杨国定及大同城守将高淮亮两人。

  按他们抵御外敌的战功,封个子爵那是绰绰有余。

  可每次他们军功报到朝廷后,虽也有一定奖赏,但封爵一事,却总是遥遥无期。

  “老夫知道这事有些难度!但老夫已决定,等再养个两天,就让鹏飞陪老夫,一起回京城!

  “就是拼上这条老命,也要利用这次机会,帮鹏飞争取爵位,打破目前这种局面!”

  镇北候这时,身上散发出一种凌厉的霸气和威严。

  “辉儿!为父年纪大了,这次又受了重伤,自己的身体,老夫自己清楚!

  “估计老夫也活不了多久了,也想回去好好,陪陪老太君,尽尽孝了..”

  “为父死后,这爵位自然会传给你。今后这雁门关的安危,也就全交给你了...”

  镇北候说到这,也有些伤感起来。

  “父帅,你身体会好的...”

  杨国辉一下跪倒在床头,也失色痛哭起来。

  “哎!想我们杨家当年,对外号称七郎八虎,可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为了保卫大华江山。”

  “老夫兄弟七人,如今只剩下为父一人在世,而你们“平定光辉、兴隆昌盛”兄弟八人,现在剩下你和老七两人!”

  “而孙儿一辈中,更是只剩下延柱和廷梁兄弟两人。”

  “咳咳咳...”

  镇北候剧烈的咳咳起来,等气喘匀了,才接着说道。

  “这次皇上对待高家的态度,还有你八姑的决断,也都在给为父提了醒啊...”

  “你二哥在世时,一直怨念老夫委曲求全。现在是到了,要为我们杨家的未来,考虑一下了!”

  “辉儿!你七弟作为文官,应无性命之忧,他现在为淮安知府,今后也不知能在朝堂走多远...”

  “而你身为武将,镇守雁门关,仍要坚守我们杨家祖训,保家卫国,这也是我们杨家的荣誉。”

  “但你要答应为父,如到事不可为之时,你一定要留着自己的性命,好为两个侄儿保驾护航。

  “必要时你可找鹏飞,请他帮忙,多听听他的意见!切记!切记!”

  “是!”

  “儿子记住了...”

  杨国辉重重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契丹大都,北院大王府。

  送走李五和铁章奴两人后,

  耶律运在书房里,与心腹一起,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面对皇后萧燕的步步紧逼。

  他和太子耶律啸两人,对于如何对付萧皇后,出现了分歧。

  “大王,卑职还趋向于,派人杀了萧后那几个心腹,威慑皇后!”

  “趁大汗现领军在外,拥立太子取代皇后,署理国政即可!”

  “想来等大汗回来后,见太子势力已成,一切都木已成舟,他也不会再大动干戈!”

  “对您也最为有利啊...”

  谋士哈迷赤说道。

  “哎!可太子却想直接起兵,控制大都囚禁皇后,然后昭告天下,宣布大汗退位,已由他继位!”

  耶律运叹了一口气,幽幽的说道。

  他作为三朝元老而言,契丹迭刺五部首领之一,契丹北院大王,名义上契丹兵马大元帅。

  本不用跟着太子,一起冒这个险!

  “大王,可这样风险太大了!大汗一旦不承认他,那双方一定会兵戎相见,内战必起啊!”

  谋士哈迷赤,连忙分析道。

  “嗯!本王怎能不知?”

  “都是萧燕这个女人,自从成为皇后,这些年,为推她自己儿子上位!”

  “不仅处心积虑在对付太子,连带着对本王一直敌视起来。”

  “就算本王有心和解,不再支持太子保持中立,但她还是不信,依然不依不饶。”

  “今后耶律泉一旦成为太子,她一定会将我们一网打尽,好彻底为耶律泉扫清障碍...”

  耶律运说到此时,就愤恨不已。

  当年前任大汗,也就是他二哥,与大哥夺取汗位时,他最为最小的六弟,帮了很大的忙。

  当时他二哥一时激动许诺说以后,可以将汗位传给他这位弟弟。

  当然作为帝王的话,也不能太当真。

  最后二哥还是将汗位传给了他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现任大汗耶律天德。

  但去死前也封了他耶律运为北院大王,成为契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等耶律天德羽翼丰满之时,有次他找了借口,借着醉酒想当场杀了耶律运。

  幸亏当时的皇后求情,才让他免于一死。。

  这也是他一直支持,太子继位的原因之一。

  相比先皇后的宽容大度。现任的萧皇后,有心机、有手段,但也睚眦必报。

  耶律运从那件事以后,行事风格收敛很多,也变得圆滑起来。

  随后皇后萧燕开始辅政后,他的权力日渐缩小,更有被架空的趋势。

  “大王,此时不能再拖延了,还需早下决定啊...”哈迷赤说道。

  “本王...”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在这时。

  一个下人匆匆过来汇报道。

  “启禀大王!下午那名南朝客商,再次前来拜访...”

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