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连泼两盆冷水

  “南方,往南,很南很南的南方。”郑森在孔庙烧掉父亲送他的衣服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要到南方。

  清军在北方,在江南,已经屠杀了一遍又一遍,北方和江南都被清军的屠刀震慑得没了勇气。

  他到南方去。

  越南越好。

  北方已经沦陷了,他们现在之所以在北京,是因为清军要招降他们,他们的军队引过来的。

  一路上郑森一直在劝说自己的父亲不要投降。

  劝不了,军队又被清军重创示威,更劝不了了,他才出现在这条河边的。

  南方肯定也已经听说清军在北方的残暴行径,他相信他可以组建起来抗清的队伍。

  郑森不想再浪费时间,骑着马,带着他手底下仅有的这十二个人

  “将军,我刚才得知一个消息,泉州百姓好像组织抗清,并杀了三千清军,他们还在北上。”十二个将士中的其中一个开口。

  “好!泉州百姓有骨气!”听到自己老家的乡亲那么有骨气,郑森十分骄傲。

  “将军,我听说……好像是少奶奶组织的。”

  “嗯?”郑森一愣。

  他和董酉姑分开有好几个月了,因为他居无定所,在外打仗总是不知道明天就打到哪里,因此他只会命人帮他寄信给董酉姑报平安,根本就收不到任何董酉姑的消息。

  哪想到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他老婆已经悄悄组织乡亲抗清了?

  郑森有些反应不过来,这时候,他脑子里突然传进来一堆消息,让他身体都挺直了……

  他似乎还在骑着马向前,其实只是任由马儿向南奔跑,他脑海里一直在消化那个叫“系统”的东西给他传输的消息。

  “夜深了,我们找个破庙先休息一晚。”消化好脑子里的信息后,郑森对十二名将士说道。

  “你们可知这附近哪里有庙?”

  ……

  幼儿园里,沈言之看着抽到的第二名随行家长陷入了沉默。

  抽到谁不好,抽到郑森。

  在清初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把还要组织抗清的郑森召唤过来,这不是添乱吗?

  这系统怎么这么不贴心。

  而且,学生来上学,系统只会通知拿着手机,或者也能接触到手机的那个家长。

  比如朱祁钰来上学,只通知了拿到手机的朱瞻基,朱瞻基冷落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吴贤妃接触不到手机,脑子里自然接不到系统消息。

  小郑经来报到之前在董酉姑身旁,董酉姑拿到手机,就接收到系统信息了。

  可郑森并没在手机旁边,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这突然就把他召唤过来,会不会把人吓傻。

  郑森这时候才二十一岁,在二十一世纪,这还是个清澈的男大学生……

  沈言之正想着,传送点就传来一阵微光,穿着一身单薄衣衫,头发还湿透了的郑森狼狈地出现在了传送点。

  沈言之:……

  系统真不当人,就这样把人召唤过来了,也不知道这天晚上郑森经历了什么。

  “具体的细节系统已经告诉你了吧?你先去洗澡换身干净的衣服,不要感冒了。”沈言之带着郑森去卫生间。

  虽然看郑森人高马大的,而且那么年轻,身体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可沈言之还是觉得,要以防万一。

  此时的董酉姑正在和田川松整理郑经从幼儿园带回来的药品。

  他们和清军对战,打赢为多。

  董酉姑没有接受过正经的军事训练就要亲自领兵,领的还是一群更没学习过兵法,甚至都不识字的老百姓,对才二十二岁的她而言有些为难,她就学刘邦对战项羽的时候的战术。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就这样,竟然真让她带着一群乡亲把清军打得很崩溃。

  清军总是逮不到他们,她也收复了不少失地。

  收拾好药品,董酉姑安排几个亲信分配到伤员手中。

  “娘,娘,爹,是爹!”就在董酉姑忙活的时候,郑经的声音传来。

  董酉姑刚好把药品分下去了,郑经就抱着手机跑了过来。

  董酉姑一看直播,“呀”了一声。

  “娘,我可以去幼儿园吗?我好久没见到爹了……我好想爹……”小郑经问。

  董酉姑摸摸他的头摇头。

  “你爹是要带你们出行的,等你们出行的时候,你总能见到他,你现在别去打扰他,让园长好好和他介绍出行的注意事项。”

  “好!”小郑经点头。

  “娘,我能帮您什么?”小郑经问。

  他现在就是白天去幼儿园上学,晚上和周末回来帮董酉姑。

  董酉姑其实真的挺难的,她是组建了一支管理团队,可是想要真的默契,真的完全信得过,有些难。

  郑森不纳妾,让她也没有姐妹可帮忙,用人方面只能一边观察一边筛选,连三岁的儿子都得帮忙了。

  “郑森,你好。”韩信、刘据也还在,也和郑森打招呼。

  郑森看到历史书上记录的人就这么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有些缓不过来,刘据已经和他握了握手。

  “让我看看你骨头有多硬,嗯,是挺硬的。”和郑森握握手后,刘据笑了笑。

  刘据其实是看得出来郑森见到他们这些“历史人物”有些紧张,所以故意这么做,好缓解郑森的紧张情绪的。

  毕竟眼前的郑森可不是多年后收复宝岛的那个郑森,而是一个才二十出头,刚与父亲决裂的小年轻。

  “我?硬骨头?”郑森挠挠头,刚才他还因为劝说不了父亲在孔庙哭鼻子呢,怎么就硬骨头了。

  “你后来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抗清,清军多次开出优厚的条件招降,你都拒绝了,坚持抗清,确实很硬。”刘据接着说道。

  “后来呢?我赶跑清军了吗?”年轻的郑森一脸期待地看着郑森。

  “没有。”沈言之直接在这个一脸期待地年轻人身上泼了盆冷水。

  郑森沉默:……

  “其实你确实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打败清军的,可是南明的内斗拖垮了你们这些将领。

  还有一次,另一个将领,叫李定国的,已经收复西南各地,抵抗清军势如破竹,他传消息给你让你与他合作,你俩只需要合作,就可以把大清打跑。

  那一次,离大明复国很近了,可是你拒绝去帮李定国,于是李定国功亏一篑,你后来再想打败清军,也做不到了。”沈言之又泼了一盆冷水。

作品目录